好物推薦-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 : 柏克萊心理學家如何用科學觀相》》推薦介紹資料➽免運☆宅配到府訪文你看這個好物推薦-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 : 柏克萊心理學家如何用科學觀相。超讚的啦!超多的部落客很都說好物推薦-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 : 柏克萊心理學家如何用科學觀相超猛的!我就去Yahoo、奇摩拍賣找很多的資訊!網路商場是一種消費趨勢,可以方便找價格實惠商品,時常買到便宜東西,(◕‿◕✿)敝人有去搜索金石堂書店、博客來、樂天市場,但是價格都不像Yahoo!購物中心這樣的物超所值!後續再做一些更進一步圖片信息的介紹吧!點圖可以進到詳細推薦介紹!
我比較常上的網站是yahoo購物,其他東森購物且pchome、goHappy購物相比打折就少一些。我從評測文大概知道到這是作者:馬修.赫坦斯登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日期:2014-04-30。宗教文藝,圖書影音,商業理財,溝通談判商品。
先前看到的售價是 269,老實講,到處比較價錢真的是很折騰的一件事情,網路網路價隨時會修改,可以點擊商品圖片查看最新價格唷!點這看yahoo奇摩購物更詳盡情報!
內容簡介
你一定說過:「我看錯人了」,
證明你非常需要這本書。
從選員工、挑老闆、找對象到選舉投票,
往往你根本沒機會互動,必須一眼就下判斷,
這套以貌取人法,看6秒比跟對方相處10年還精準。
美國柏克萊心理學博士馬修.赫坦斯登(Matthew Hertenstein),
利用腦科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結果,
幫助我們只要留意眼前線索,
用科學「觀相」──不是算命、也不靠直覺,
就能像名偵探福爾摩斯一樣「準」。怎麼辦到?
◎以貌取人不只適用大人,看小孩更準確:
.利用「嬰孩線索」,就可看出才四個月大嬰孩長大的適應能力,及早干預矯正。
.小孩長大後會不會「缺乏安全感」、「早熟」、是「淡定or焦慮」,怎麼看出來?
.反之,一個成年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是哪一型的缺乏安全感?我們怎麼「聽」出來?然後給予彌補關愛。
◎哪十種個性,「以貌取人」通常八九不離十?
◎有時,一眼就要看對,等往來一陣子就太遲了。像是
.面試。其實,就算沒看到本人,履歷表上的照片一樣會洩露個性:看大頭照和看生活照,對於判斷一個人,有差別嗎?笑與不笑,哪裡不一樣?
.眼神、音調、吸引力──馬上看穿一個人的智力,所以面試不該比學歷,叫他讀一讀報紙就搞定。
.保護自己,二十秒就得辨別對方是敵意或善意──哪一種長相的人比較容易欺騙、使詐?
.為什麼跟人爭論時,千萬別惹寬臉男。而娃娃臉的人使壞,比較容易被原諒。哪一種長相的人,犯了錯容易遭到更重的處罰?
◎用線索找真愛,也用線索發現謊言
.靠身體找線索,你會挑到滿意對象:男人五官越對稱,基因越健康;女人呢?
.聞她(或他)穿過的衣服,不用看本人,也能找到好對象。
.有「杜興氏」笑容的人,通常婚姻滿幸福。還比一般人多活五年。
.所謂「魅力」,就是「洩漏」你提供資源的能力。
?學讀臉、不必讀心,看出七成謊言:說謊者眼神會飄忽、換姿勢、咬嘴脣、看左邊?都錯了,觀察無法控制的肌肉最準確,經過訓練的人,竟然可以看出九成的謊言。
◎入社會後,求學、就業、投票,一眼就必須看對人
.老師的教學品質,看六秒和四個月結果一樣:選在課堂上都站著而非坐著,就對了。臉、手、身、音都有變化的老師,一定是好老師。
但是,這和學生考試成績無關。
.挑對老闆,你少奮鬥十年:臉孔看起來「有權勢感」的執行長,公司比較會賺錢。
?丟掉民調和政見吧:找四十個人來評外表,便知誰將會勝選。
還有更多以貌取人的線索等你細微觀察:
.為什麼表達能力好的醫生,讓病人好得比較快?
.銀行多半偏愛男性而非女性,擔任放款部經理。為什麼?
.如何看出這一對是佳偶還是怨偶?觀察彼此對話的「黃金比例」。
以貌取人絕不是個人武斷,而是大腦進化的本事,
別小看這坨頭殼裡的脂肪,它比電腦更強大,
不只能夠拿來讀心,更能精準預測你的、還有別人的未來。
【名人推薦】
◎喬.納瓦羅(30年資歷的FBI探員)
◎李天鐸(前國安局駐法官員)
◎裘凱宇(溝通行為表達專家)
◎許毓仁(TEDxTaipei策展人暨共同創辦人、TED亞洲大使)
◎陳祐霖(正向心理學閱讀治療師)
◎莊凱?醫師(Dr. Soul 身心靈成長中心創辦人)
「有人說,人類的大腦是預測機器。有時候我們的預言固然失準,可是有一股令人吃驚的預測能力卻常常幫助我們,引領我們在複雜的生理、社會、情感環境中穿梭。作者在這本吸引人的著作中,解開人類預測能力的祕密,並且闡釋一般人可以如何掌握這些能力,提高對他人與情境的判斷力。」--品克Daniel H.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To Seel Is Human作者)
「做好大開眼界的心理準備。作者揭露驚人發現,只要輕輕一瞥他人行為——嬰兒的反應、照片上的笑容、臉部長寬比例與對稱程度、身高、非語文微行為等等——就能夠預測對方未來的人格、離婚機率、性取向、壽命長短、收入高低、精神疾病、說謊傾向、事業成功與否。結論是:本書談的是人類預測的科學,或者(容我這麼說),是某些貨真價實算命行為的科學基礎。」--大衛.邁爾斯David G. Myers(《你該不該相信直覺?》Intuition: Its Powers and Perils作者)
「人生中某些最重要的決定,可以藉助隱藏線索所含的訊息,來提高決策品質;這些訊息就在你的四周,天天都看得到,你卻渾然不知。在這本生動活潑且資料充實的書中,作者為你說明如何尋找那些線索,並善用它們來增進個人對周遭世界的理解。」山姆.賈斯林Sam Gosling--(《窺視:個人物品洩露你的底》Snoop: What your stuff says about you)
「這本書與讀者有密切關聯,同時容納大量素質極高的學術新知,堪稱當今對於非語言傳播、遺傳學、行為之間相互關係最到位的詮釋。儘管本書用字遣詞不拘泥於學術用語,卻對讀者深具教育意義。」--圖書館學刊書評(Library Jounral Review)重點評論
「以趣味的眼光探討我們經常受到詬病的直觀能力,並提供實用祕訣,指點讀者如何磨練觀察力,以增加預測的準確性。」--《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相當精采!作者是一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在專業領域貢獻卓絕之餘,更透過本書帶領讀者領略當代行為科學方面的研究,成效極佳。」--架意識(Shelf Awareness)網站書評
「強力推薦這本書。」--《風格雜誌》(Style Magazine)
「很有娛樂性……帶有美國最具影響力暢銷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色彩。」--至善科學中心(Greater Good: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ful Life)
「對觀察的力量和潛意識心智感到好奇的人,絕對應該讀讀這本書。」--速捷書評(Quick Book Reviews)
名家推薦
FBI探員也在用的讀人術
◎文∕喬.納瓦羅Joe Navarro(三十年資歷的FBI探員、《FBI教你讀心術》作者)
我一翻開這本馬修.赫坦斯登的新作,就發現這書不但讀來有趣,還啟發我以不同的觀點思考、觀看這個世界。閱讀本書是一趟充滿驚奇的發現之旅,你會知道我們為何之所以為人、我們能夠感受到什麼、如何做重要決定,還有如何被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影響。馬修.赫坦斯登是個極少數有能力把複雜的主題拆解成有趣內容的科學家,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我們的視線。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愛閱讀社會科學和心理學,卻不想被晦澀的心理學術語搞得頭昏腦脹,那麼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作者以嫻熟的說故事技巧、清晰的語彙,帶我們走入一趟探索之旅,看到別人如何思考、感受、欲求、或有所意圖卻不發一語。
此外,這部作品也讓我們探索自己、看自己如何觀看這世界、該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然後做出影響深遠的決定。比方說:如何挑選未來的配偶、為何比較喜歡這個人而不喜歡另一個、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在這本結構嚴謹、趣味橫生的作品裡,赫坦斯登把我們如何做決定的最新研究,拿來驗證人類的一切行為。打從我們如何跟自己的小孩和家人打交道,乃至要選哪個政黨候選人,看過此書你會發現,原來大部分這些決定都發生在潛意識層面,既迅速又有效率,但不見得都正確。
我在擔任FBI探員時,專門研究如何辨別可以信任誰?誰說實話?赫坦斯登也熟練地深入探究這個領域。因為這個主題相當重要,我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而赫坦斯登也不負眾望地面對這個主題。我認為赫坦斯登針對欺騙、誠實、偵測謊言這些重要問題所提供的答案會讓你大吃一驚。他引用了最先進的研究結果,因此任何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都不容錯過。
書中提出有趣的故事和研究報告,用來說明即便像嗅覺這麼微小的細節,都能觸動我們人類的敏感神經。而我們做決定所仰賴的,也就是這些微小的事物;從這些小事,我們能夠辨別差異、劃定界限、感到愉快、或展現興趣。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很快就會了解,人類是資訊處理機,打從年紀很小的時候,我們就以驚人而影響深遠的方式,持續評估、解讀周遭的世界。
在這之前,我從未見過一本書,把這麼多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研究整合在一起,告訴我們人類如何在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解讀這個世界,並與之互動。如果那就是本書的全部,我們也該滿足了,但赫坦斯登更進一步告訴我們,該如何透過自身的行為和偏好影響別人、改變他人的感覺。無論你是終身學習的愛好者(像我一樣),還是想多了解人際關係,或只是商業人士,這本書都是你多方尋找的至寶。這是我會一讀再讀、不斷回味的好書。
本書能滿足許多不同閱讀層次的需求,對我而言最特別的是,它能滿足我一貫的好奇心(也許你也有),那就是當周遭有這麼多訊息時,我們如何做決定。我從本書學到的一切加強了我原先的猜想,當你閱讀本書時,你也會很快發現,生命中沒有所謂不重要的事,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懂得察顏觀色,人的真面目藏也藏不住
◎文∕李天鐸(前國安局駐法官員、頑石文創開發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你被出賣過嗎?
如何在最短時間,從五官、眼神、呼吸、頻率、識破謊言?
決定性格的基因遺傳,真的無法改變嗎?
本書作者馬修.赫坦斯登畢業於柏克萊加州大學,是一名知名的心理學家,他以「預測科學」的方法,設定主題、甄選實驗對象、記錄過程、比對分析結果,明確從基因、成長、五官、相貌、舉止、聲音中找出:非語言行為常在第一時間,提供精準的判斷依據。這個推論結果,對服務業的員工、推銷員、仲介、餐飲等各行業都是值得參考、學習的對象。
事實上,中醫的「望聞問切」(編按:望是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包括面色、舌苔等;聞是聽病人的說話、咳嗽、喘息,並嗅其口中或身上是否有異味;問是詢問病人症狀,以及患病史等;切是用手把脈或按腹部診察是否有異常)和孔子說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編按:觀察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先看他目前所做的事,接著再擴大觀看他所經歷過的事,最後再看他處理完事情後,心安理得的情形。如果能這樣周延、仔細地觀察,一個人的真面目,哪裡藏得住啊!哪裡藏得住啊!),這不就是「察顏觀色」的說法嘛!
西方心理學透過生理、遺傳基因、血型等,經過實驗、取樣、統計、分析,並以長期追蹤,形成的數據,作為預防醫學的基礎,其目的在減少不必要的社會成本支出。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運用在職場上,特別是服務業:餐飲、房仲、銷售等與人接觸有關的行業,甚至包括兒童、親子關係、婚姻、上司下屬的關係,判斷上都會有所幫助。
我剛到法國巴黎工作時,適逢天安門事件(編按: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發生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國政府軍隊鎮壓學生運動的流血事件),法國政府救援了將近百名的民運人士到法國安置,而如何幫助、了解他們,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當時我的做法就是從靜態背景資料的蒐集,到講電話透過聲音,從說話的語氣、速度、條理、應對,當成判斷基礎,再從近身觀察肢體語言、體型、與他人互動關係,來研判每個對象。
讀完本書後,可以從你周遭的朋友、陌生人、關係人,以常態、非常態;自然、不自然;習慣、非習慣;正常、不正常的方法歸納許多人的行為,並了解為什麼他會這麼說、那麼做的原因,就很容易解決許多和人相處不順的問題,這本書最大的樂趣在教我們如何觀察,進而互動、溝通,更讓你的工作無往不利。
祝福你做個成功的快樂人。
相由心生,只是你視而不見
◎文∕裘凱宇(溝通行為表達專家)
許多時候,在宴會或社交場合上,每當我透露自己的身分是心理學家時,通常會得到兩種反應:
「好好喔!你一定都知道人在想什麼喔!那你這樣生活會不會很累?」
「好可怕喔!那我不要跟你說話了!」
仔細分析這兩段話背後的意涵,可以得到一個共同的結論,即:心理學家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可以看穿人心,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有時,遇到一些更有趣的朋友,還會開始問我:「你覺得現在這個男朋友適不適合我?」、「在這家公司工作有沒有前途啊?」、「我這輩子會不會有錢啊?」
坦白說,我覺得他們把我當算命師更勝於心理學家(如果我真有這種能力,我一定會去買彩券,何必當心理學家,寫推薦序賺稿費哩!)。
不過,他們的好奇也不無道理。受過完整且扎實的心理學訓練的人,確實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事物細微的不同,以至於他們能夠更快做出結論或預測。當然,不可能每一次都準,但機率相對是高的。一如本書作者提到的,在讀任何心理學研究或資料時,腦袋一定要有統計的觀念,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但變化之間會有關聯。有例外不代表這個資料不能用,反而是在提醒我們要更小心確認。
其實,心理學家真的沒有X光或透視眼,可以讀到你腦波的變化,進而知道你的狀態。但為什麼心理學家可以看得出來:「你有沒有『可能』正在說謊呢?」關鍵的祕密就藏在身體裡。我常常說:「身體比嘴巴誠實」,因為家庭、教育的關係,我們老早就學會了「有話不能直說」,否則會讓自己很危險。
可是,在人際互動時,我們卻常常忘記自己是如此在呈現訊息的,習慣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對方說的話上,而不是他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動作或反應。
本書作者細心地整理許多資料,告訴你如何看出一家公司會不會賺錢,老闆的面相很重要;一段愛情能不能繼續,伴侶的表情要留意;一門課究竟值不值得聽,老師願不願意靠近學生是關鍵。
若用東方的語言來說,就是「相由心生」,一個人會有任何的反應,絕對和內心的狀態有關。雖然你我都看不到「心」,卻看得到「身」,只要你願意打開眼睛去觀察,許多線索真的都大喇喇地寫在臉上,提醒你要小心。偏偏我們的眼睛卻常常把這些線索當成裝飾品,視而不見,才會一再地受傷。
所以,如果你也想擁有過人的敏感度,不妨從這本書開始,留心觀察周遭所有的變化,有些事情,你心裡就會有答案。不用求神問卜,更不用找專家求救,只要擦亮你雪亮的眼睛,你也能夠成為自己生命最好的預測家。
預測心理學,教你三歲就能看到老
◎文∕莊凱?醫師(Dr.Soul心靈志業創辦人)
這是一本關於預測心理學的書,預測心理學是一門藉由心理學對於人心的認識來幫助我們預測未來的學問。俗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如果我們可以比別人早一步看到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不管是在投資、用人、談判及管理等方面,都可以獲益良多。
為什麼心理學可以用來預測未來呢?因為人們天生的特質與後天的教養互相影響所形成的個性,通常是固定不會改變的。各個文化都有「三歲看到老」這樣的諺語,人都遵循著固定的模式在反應,便可以從個性預測他的行為。也因此,個性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本書第一部分除了介紹個性,也說明許多有關子女教養的知識,對於父母很有幫助。我們要怎麼掌握住一個人的個性呢?人們說話的內容通常已經受到扭曲,實在沒有什麼參考價值。這個時候請別忘了,想要快速掌握一個人的個性,可以透過非言語的訊息,像是動作、姿態、表情、眼神、聲調等等管道去直接感受。
本書第二部分便是在談這種直覺性的身體語言,書中整理了許多研究顯示,人都具有可以快速明白別人個性的直覺,只是常常被我們忽略了。
本書第三部分在談對人際關係的預測,包括了對親密感情與謊言欺騙的預測。第四部分則談對領導與管理的預測。書中所描述的預測方法,也都是著重在肢體語言的直接觀察上。這種直觀、直覺,可以從潛意識直接影響到人際關係與組織行為,讓領導者可以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
不過,直覺都是可能出錯的,本書最後一章提醒大家,這種直觀、直覺雖然對人生很有幫助,卻也可能誤導我們。我們需要不斷地觀察與檢驗來增進這個直覺,同時也需要小心不要讓直覺把我們變得過度武斷。
如果不能做到很精準,我們還需要這樣的預測方法嗎?大家都知道氣象預報從來都不是精準的,但每個人還是需要看氣象預報來了解天氣的趨勢。經濟與股市的預測更是從未精準,卻也沒人會說我們不需要各種預測經濟的工具。比較特別的是,氣象與經濟的預測是都用數學計量的方法,而直覺、直觀卻無法僅依靠數學計量的方法來闡明,讓科學在研究直覺處處受限。
中國傳統的學問,則相當重視講求識人之明的觀人術。《論語》、《孟子》都有相當篇幅談到讓人無所遁逃的觀察方法,而從《易經》、《史記》到曾國藩的相關著作都討論如何觀人來讓我們洞燭先機、趨吉避凶。讀者一方面應該閱讀本書,以了解現代心理學對於非言語溝通與預測人心的許多科學研究,一方面也可以配合東方的智慧,讓東西方的知識相融,不論在什麼樣的場合,必定可以洞察全局、掌握先機。
學會觀察與識人,讓你趨吉又避凶
◎文∕陳祐霖(正向心理學閱讀治療師)
「每個人都想預測未來,事實上卻困難重重,對於人類來說,預測的歷史從人類時代開始就存在了。」
什麼人應該閱讀本書?想要未來發展順遂者、公司老闆與企業執行長、希望美滿的人際關係者、教師與為人父母者、正在交往的男女朋友與行銷的業務員等。若不閱讀本書可能會是你的損失,最重要的是,不能正確觀察別人的身體線索,因而造成傷害或誤判。
為什麼我們很想要預測未來?主要是因為對未知的未來感到恐懼、無知或害怕,所以就出現許多預測方法,雖然可以憑藉一些外在的工具、測量器材,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人」。
影響一個人的快樂與幸福,我認為有兩大面向:一是往內探求,另一是往外探求。往內探求便是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了解自己」,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學問與功課,很多人在年老將盡時還不了解自己;往外探求便是「人際關係」,像是與人互動、交友、相互幫助,人際關係的質與量都深深影響你的健康、財富與幸福,所謂「物以類聚」便是這個道理,而這兩者都是經過科學的研究證實,這是先讓你了解的一個重要觀念。
本書作者馬修.赫坦斯登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博士、美國德葩大學心理系教授,對人的面部表情、行為或非語言訊息是否能夠預測他人未來的情況和發展感到興趣,深入研究得知:許多人在做決定和預測時,有許多弱點(或正確的說是「心理偏誤」,這些無不影響我們判斷的結果)造成判斷結果失準。
觀察與識人是我們必須學習的能力,它不僅能幫助我們避免災難,更可以讓我們見微知著,觀察到細小的變化與不同之處,增加你的預測能力。本書有嚴謹的科學心理學的研究分析和調查為基礎,而不是一般偽科學或迷信的內容,在閱讀時,不論之前是否有迷信或錯誤的觀念與信念,請你拋開過去舊有或錯誤的知識想法,像海綿一樣重新吸收與學習,可以讓你發揮能力,並且培養聰明的觀察與識人的能力。
在此先跟你分享本書作者強調的重要觀念:雖然是科學研究的結果,但我們所做的預測並非百分之百正確,而是有較高的機率出現此種結果。
身體線索與行為是可以預測判斷一個人未來發展,除了語言的傳遞之外,非語言(肢體動作、眼神、面部表情、音調口氣等)所傳遞的訊息更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不能只專注於聽到的話,解讀非言語訊息更能幫助我們理解真實狀況,包括他人對我們的態度。但請準備給別人一個機會,不要太過自我,因過度自信會造成預測錯得離譜。
在此,推薦大家閱讀本書。
培養思辨能力,從觀察脈絡開始
◎文∕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暨共同創辦人、TED亞洲大使)
記得就讀國中時,每次到了段考前,數學老師都會發考題集錦讓我們練習,通常段考的題目就從這些集錦出題,久而久之,學生就只讀那一本考題集錦了。多年後,整理舊物時發現陳舊的紙箱裡堆滿了考題集錦,每一本都寫滿了筆記,一次又一次練習的註解,現在回想起來,愕然發現我只記得如何解題,卻不太清楚這些問題的脈絡。
我們的教育只教我們什麼是重點,卻沒有教我們如何思考或理解脈絡,也很少鼓勵我們問大問題,缺乏邏輯的訓練,導致我們在做重要決定時,常常取決於片面資訊的判斷。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習慣性直接找答案,但這樣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位於美國加州的知名創新設計顧問管理公司IDEO,發展出的一套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方法論,提倡用觀察、假設、同理心的方法處理問題,這樣的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
然而,這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大道理,而是一個基本常識(common sense)。但我們太久沒有應用這個基本常識了,試想上一次你好好的觀察一件事物是什麼時候呢?
觀察(observe)跟看見(see)不一樣,觀察是用你的腦去思考事物成型的脈絡,觀察後理解,在心中形成假設,並找到印證方法。觀察也是培養思辨能力的開始,每個小細節都不容忽視,最重要的是,從不斷地觀察中培養出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架構出問題的脈絡,進而找到解決方法。
另外重要的是,培養重新定義問題的能力。我們的教育不鼓勵我們問問題,久而久之,我們就習慣用過去的方法解決事情,結果缺乏思考、思辨的能力,也無法進行公正的論述。
這樣一個愚知的年代,讓我們極為憂心。當問題來到的時候,我們束手無策,體制系統內亦無應變能力,這是一整個社會要面對的問題,是上一代做事的舊習,也是下一代要重新建構的關鍵。我們所能做的是:別相信你所看到、聽到的。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回到源頭去探索問題、重新定義問題,別急著找答案,問問題更為重要。
現在想想,或許那些考題集錦正是這整個社會體制追求快速,只講求重點,考試只求標準答案的縮影吧。法國的入學考試一大申論,在台灣大部分是選擇題,我們的腦袋瓜也被訓練成四選一或五選一的模式,可是人生是一大申論題啊!
當我們沒辦法觀察、思辨、問問題的時候,我們也進入一個標準化答案的社會,談創新難上加難了,而一切都要回歸到教育體制,當我們還害怕提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永遠也找不到答案。
資料來源:MOMO購物中心 - 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 : 柏克萊心理學家如何用科學觀相
留言列表